第三百五十二章 祖师堂牌,头顶月光(第3页)
拂晓时分,陈平安睁开眼睛,听到了院外老将军姚镇的脚步声,停在院门口,似乎在犹豫要不要敲门。
陈平安起身去打开院门,姚镇笑道:"不愧是武道宗师,能够听步辨人。"
陈平安问道:"去驿馆那座园林走走,散散心"
姚镇与陈平安并肩而行,缓缓道:"昨天白天之所以没有跟随你们,去游览那位上古仙人骑鹤飞升的地方,是我得到了消息,蜃景城密使要来驿馆,就只好等着。一直等到了晚上二更,才等到了那位贵客,你猜是谁"
既然问他陈平安,就绝对不会是跟自己没有关系的蜃景城人物,陈平安灵光一闪,答道:"申国公高适真。"
姚镇伸出大拇指,点头道:"正是这位国公爷。"
来者不善善者不来。
既然会让申国公担任密使,赶在姚家队伍进入蜃景城前,来骑鹤城传达旨意,说明在皇帝陛下心目中,申国公的分量,是要重于未来的兵部尚书姚镇,至于申国公离开京城之前,刘氏皇帝有无耳提面命,捣浆糊,陈平安并未见过刘氏皇帝,揣测不出。所以申国公秘密进入骑鹤城驿馆,对于老将军而言,无异于一个天大的下马威。
京城居不大易。
哪怕你是姚镇也一样,照样是个边陲外人。
藕花福地那趟岁月悠悠的"远游",陪着东海老道人一起观道,陈平安受益匪浅,可能直到离开藕花福地那一刻,这么个泥瓶巷的泥腿子,才将裤管上最后一点泥土抖落。
姚镇缓缓道:"大泉王朝,外姓郡王国公,总计十人,刘氏开国两百年,起起伏伏,就只剩下申国公府这么一棵独苗了。老申国公爷口碑极好,为人公道,两次冒着被摘掉国公府匾额的风险,分别保下了一拨清流臣子和一位边陲武将,所以庙堂上,无论文武,都念这两份申国公府的香火情,现任国公爷高适真,韬光养晦,不太爱出风头,不过年少时就与当时的那座潜邸来往密切,回头来看,这位国公爷也不简单。所以高树毅才有本事在蜃景城横着走……"
陈平安突然插话道:"高树毅横行跋扈,惹恼各方权贵,未必不是国公府自污名声的手段。两代国公爷,各凭本事,占尽了朝臣想都不敢想的好处,如果高树毅再不做点什么,国公府的下场,说不定就是先前姚家边军的境遇了。"
姚镇脸色古怪,再次朝陈平安伸出大拇指,"与我那孙女近之的言论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"
不过姚镇拍了拍陈平安的肩头,"不过呢,这番论调,是咱们近之在十四岁时候说的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