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6章 千山万水,明月一轮(第2页)
陈平安摘了斗笠,凝视着山涧中那些如夏夜萤火点点的光亮。
既然来了宝镜山,当然还是奔着机缘、法器来的,虽说希望不大,可事在人为,天底下确实有那躺着就来的福缘横财,可到底是少之又少,更多还是野修赚钱的路数,燕子衔泥,蚂蚁搬家,一旦侥幸遇上了真正的修道机缘,也是危机与福缘并存,需要慎之又慎,说不定还要搏命。
就像那对如今应该已经身在奈何关集市的下五境道侣,直到乌鸦岭之前,翻翻捡捡,诸多辛苦,其实一颗雪花钱都没能挣到。
如果再往北边的青庐镇走去,说不定就要双双陨落,无愧道侣身份,真成了一对亡命鸳鸯。
至于"杨崇玄"这个名字,陈平安在脑子里过了一遍,没有半点记忆,《放心集》并无记载,暂且记下便是。
应该不是鬼蜮谷这边如同一地神祇的英灵城主,或是某位于白笼城听调不听宣的强势阴灵。
想必是一位来此历练的奇人异士。
至于修为,不容小觑。
因为陈平安完全看不出他的根脚和深浅。
像之前那拨一起走过牌坊的黑袍老者,神华内敛,真灵深藏,陈平安依旧猜出那是一位至少金丹境的地仙剑修。
当然更大的可能,杨崇玄这根本就是一个化名。
对于白笼城蒲禳,陈平安的忌惮,更多是对方的修为太高。
但是不知为何,这个杨崇玄,带给陈平安的危险气息,还要多于蒲禳。
这绝对不是因为杨崇玄的境界,高过元婴巅峰的蒲禳。
即便陈平安看不破此人深浅,可是依稀感觉到杨崇玄相较于好似与天地合一的蒲禳,还是差了那么"一点意思",修行路上,这一点,往往就是一道天堑。
自称杨崇玄的男子躺在对岸那边,翘着二郎腿,笑道:"你若是为了宝镜山最大的机缘而来,我劝你还是算了。观水觅宝一事,也劝你适可而止,看久了,你的魂魄就会在某个时刻,骤然之间冷颤不已,身不由己,心神不定,魂魄离身,如水流泻山涧之中,再难收回,而在这个过程当中,地仙境界之下,只会浑然不觉。与你说这些宝镜山悄无声息吃人魂魄的密事,我先前欠你的那半个人情,便还清了。"
这座山涧是宝镜坠地而生,是披麻宗那部《放心集》故意唬人的说法,倒不是那些当年跟死人、冥器打交道的老古董,担心外人抢了机缘,而是此物难找不说,寻常修士进山寻宝,很容易与水底那些飞鸟走兽、骷髅架子的下场一样,沦为此山水运精华,不但如此,地仙之流,半数魂魄还要被拘押水中不得脱困,剩余半数魂魄转入轮回后,即便得以投胎转世,继续为人,可对练气士来说,魂魄残缺,是大忌。
"至于为何我可以在这边修行,自然是有备而来。"
杨崇玄话说一半,说多了,估计对方反而生出疑心,他晃荡着一条腿,懒洋洋道:"我这人心性不定,喜欢什么都学一点,杂而不精。"
陈平安闻言后收回视线,重新戴好斗笠。
打算就此离开宝镜山。
应运而生的天材地宝,仙山秘境的奇花异草,得之有道,取之有术,两者缺一不可,极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。
什么人在什么地点,什么节气时辰,以什么手法,又携带什么秘宝用来承载,环环相扣。
境界高,远远不足以决定一切。
《放心集》上便有明文记载,仙祠城城主对宝镜山机缘势在必得,只是苦耗百年光阴,仍是无法破解,一不做二不休,兴师动众,除了自己城池的鬼众,还借调周围三座交好城池的千余阴物,再与白笼城蒲禳借了一拨专门用以开峰搬峦的符箓力士,试图直接将宝镜山搬走,将整座山头迁徙去往仙祠城,可人力物力耗费无数,到头来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宝镜山这桩福缘的难以捉摸,由此可见。
想要获得那壁画城天官神女图的"看对眼",大概只能靠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