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天下游鱼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749章 我欲造雄关(第1页)

    当江凡在王鼠带领下参观这座即将完工的王府时,也被震惊的不轻。倒不是说这里有多奢华,而是很特别。用江凡的眼光来看,这根本也不是什么王府,说是王府毕竟太大,说它是城池,又有点小,其本质为一座堡垒。铜墙铁壁般的堡垒,主持这座城池的就是金城本人,参与者就有江凡的门生们,故此里面处处可见骊都元素。当然那些当初江凡招贤纳士而来的良才也有人贡献了不小力量。反正江凡参观之后感叹,这地方,只要备上三千杀神军那种军队,粮草供应充足的话,任谁想打下来都难如登天。"城主是用了大心思啊。"王鼠感叹。"此地北靠莽山,南入沧澜,地基为十丈青冈岩,墙高三十丈,十步一堡垒,居高临下,俯瞰十里。内部格局为骊山学子设计,墙高路窄,曲折迂回,机关重重,外人不进来还好,一旦进入不但摸不着路,更容易被瓮中捉鳖。另外暗道就有五条,进退之间让人防不胜防,极为适合中小规模城防作战,但为了不惹人注目,城主还是没有一味扩大规模……"听着他的讲解,江凡心中感动的同时,也深深明白金城的用心,显然,在她眼中,此地迟早要作为战争堡垒使用,一旦秦魏开战,这里必然变成一颗坚固而可怕的铆钉,死死钉在秦魏交界最重要的漕运线路上,甚至可以逼视渔州以南的广袤地界。但即便金城也不知道,江凡所要的这座王府,其实只是他想要打造的一座雄关中的内城,当它真正完成外城建设,便会成为一座北临莽山,南依沧澜,形同函谷关般的战略要塞。若与自己那几位弟子所建立之坚城纵向连通,则可互相呼应,形成一条纵贯渔州南北的坚实防线。但他现在还不敢大兴土木,实在很容易引起怀疑。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在着手准备,这次来到这里,最大目的就是听取勘测结果。而负责这件事的,便是公输余的长子,也就是小贝贝的亲爹,公输郃。王鼠在凡人居家宴上见过公输郃,只是不知道他背负着这么庞大一个计划。王鼠此行,主要是代金城公主传达一些极乐要事,并带回江凡的处理意见。但更重要的,是向他禀报皇庭的动静。一个非常重大的消息,由于病体欠安、妻残子逝而意志消沉的太子殿下姬宗熠意外出山,开始临朝听政。而平皇陛下似乎有意放权,诸多皇庭大事都交给他来处理。这是一个极为重大的信号,尤其对江凡来说,明白潜龙计划的他心中清楚,便宜老爹这是要登上明面的政治舞台,为自己吸引目光,并且开始铺路。金城没来的原因,也正因在密切关注此事。最令江凡惊讶的,是这位病太子刚出山,就签署了一项奇葩的政令——分封。分封,对大周而言并不是新鲜事,甚至可以说以往的分封就是一项基本国策。当年周太祖在无数能臣良将辅佐下荡平八方,为了稳定统治,也安抚这些手握重兵的诸侯,太祖分封了三百诸侯国,而这些诸侯就有了极大的领土自治权利,甚至连律法都是自行制定。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"封建"二字来历,意思就是封王建国。而周天子则坐镇中枢,迎接各诸侯国朝拜,成为极具图腾意义的中央皇室。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让诸侯安定,稳住了国本。但同时也埋下无数隐患。随着后期某些诸侯国越来越强大,野心也开始不断膨胀。战乱开始爆发了。三百诸侯本来有不少贪图安定的,但正如置身黑暗森林,你不动我,不意味我就不会动你,于是大周历史上第一次诸侯战乱爆发了,三百诸侯国几乎无一幸免,尽数加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百王争霸之中,这个历史时期持续了整整一百五十年。后期的大周人皇试图吸取教训,可面对兵强马壮的剩余诸侯国,他们其实也有心无力,更不可能改变体制引发所有诸侯国集体反对,于是后来人皇也只能延续分封制,但却采取种种手段进行消减,甚至不惜鼓励诸侯之间挑起战争以达到目的。这一做法,产生了一定效果,最终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,三百诸侯最终渐渐成为十八个强大势力,史称十八王时代。只有十八个诸侯国,大周就节省了不少精力,只要有拉有打便依然能保持周皇朝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。可还是太多了,十八王依然谁都不服谁,在经历过短时间的平静后,战火重新燃遍大周江山。故此,周皇觉得最好能减少到一只手范围内,然后就可以通过扶持和打压,实现更简单的平衡。甚至可以最大程度收拢皇权。可惜,经历过十八王之乱,再加上北疆入侵,大周却已经日薄西山,威信和武力的严重缺失让大周一蹶不振,对这天下有心无力了。但历史自有它的衍变,十八王最终在无休止的战争中优胜劣汰,最终成为今日的五雄争霸之局。而大周此时也意识到了历史性错误,诸侯国是少了,但事情变得更不简单,因为这五个国家都太强大了,强大到看大周不过是个符号,要不是彼此之间要个平衡,大周恐怕早就亡了国,饶是如此,皇庭也被逼上泰岳以求保身。可大周怎么甘心呢,若干年来,一直试图挽大厦之将倾,只可惜始终回天乏力。而这位太子殿下听政,居然重新启用分封,看起来像是历史的倒退,但只有江凡知道,并非如此。因为在他当初离开皇庭的时候,曾经送给了太子一份礼物,那里面,其实是装着一条计策——推恩。说起推恩,不得不说大周以前的分封,各诸侯国根据周礼,一贯坚持嫡长子继位的传统,故而着实在建国初期稳定了许久。可这条政令却反其道而行之,提出均为子嗣何必厚此薄彼,直言次子、庶子等皆可沿袭爵位,建议各诸侯国将封地划分,分别封给各位子嗣,以让他们都沐浴皇恩,是为"分封"。(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!)